吃对了就能养胃 古代中医的养生最省钱

          古人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是说人出生之后的营养调摄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人体中的气、血、津液等重要物质均由食物转化而成,而食物转化为气、血、津液的过程极其复杂,其中脾胃是起主要作用的脏腑。

          脾胃虚弱该如何调理呢?古代中医们对脾胃的调养都围绕着一个字——“吃”。让我们来看看古人养胃是如何吃的吧!

          1.饮食时间要定时规律,以清淡为主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表示“饮食以时”,就是说饮食必须要定时,要有规律,才能够使身体及时获得维持生命的营养要素。而饮食规律恰与胃酸分泌的规律相符,规律进食刚好避免了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减少胃病的发生。此外,孙思邈还提倡饮食要清淡,主张少食肉、多食饭来进行养生。

          2.饥饱要适度   宋代的苏东坡认为,饮食适度是长寿的最基本条件,经常是“已饥方食,未饱先止”,而清代的尤乘认为:“饮不可过,过则湿而不健;食不可过,过则臃滞而难化”。这与现代很多养生学家提倡的“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不谋而合。

          3.饮食速度要慢,食物温度要适中   沈子复在《养病庸言》中有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医说》中也表示:“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由此可见,咀嚼是食物消化的开始,是胃肠消化的根本基础。因此,在饮食方面,讲究细嚼慢咽。而对于饮食寒热则要适中。食物过热、过烫、过冷或过冰,都会对消化道造成一定的伤害,过寒则会伤害脾胃,所以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不要任意吃冷饮。

          4.饮食要多种多样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由此可见,食物要杂,并且多样化,这样才能保证营养摄入的均衡,才更有利于健康和营养的吸收。

          5.生气后不要进食  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可见古人对于情绪对消化的影响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强调人在进食的时候要心平气和,避免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影响消化,这样才有利于胃的消化。

          6.餐后养生很关键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叩齿三十六,津令满口,则食易消化,益人无百病。饱食则卧,食不消成积,乃生百病。”孙思邈重在强调,餐后立刻躺卧休息,会影响食物的消化,所以应当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漱口、叩齿有利于牙齿的坚固,散步则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

         (摘自《饮食与健康》2018年第2期 赵晓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