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智慧

    古代医家在与疾病和衰老做斗争的过程中,体会到未病先防的重要性,提出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总结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重要原则,特别强调防患于未然。《黄帝内经·四气调神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如果“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说疾病已经形成再去治疗,就好像口渴了才知道挖井,打仗了才开始制造武器一样,不是太晚了么?所以,只有在疾病发生之前就预先防患,才是最好的办法。清代名医陈根儒深有体会地说:“防其已然,防之未必能止;不如防其未然,使不能传之”。

    未病先防,是一种养生的智慧。祖国医学不仅重视讲究卫生、避其邪气、顺其自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而且特别强调保护和加强人体的正气。因为只要人体的正气充足,抗病力强,虽有外邪侵犯,疾病仍然难以发生,这就是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祖国医学认为,精神状态对正气的影响很大。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尽量减少忧思郁怒,经常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自在,使心情处于恬静状态,这样就能精力充沛,气血和顺,阴阳协调,正气十足,疾病就难以发生。如果不注意调养精神,只知追求虚荣和权势,千方百计地为名为利,就必然精神内伤,正气衰惫,百病丛生。

   “欲病”之说,源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书中记载:“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意思是说从事医生职业的人,最好的医生善于在人们身体健康之时担心生病,注意养生,保持健康。中等水平的医生要善于抓住将要生病而还没有发生疾病之时,担心疾病的发生而注重欲病早调,避免疾病的发生。一般水平的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然而待疾病发生了才诊治就困难了。

    孙思邈这位大医学家反复告诫人们要重视:“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从记述的内容来看,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观点。

    欲病预防在先,孙思邈认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在五脏没有虚损,六腑尚未衰败,气血运行还未紊乱,神气犹未涣散,病势处于轻浅阶段时,及时服药调理,每能痊愈。如果发展到“五脏已虚,六腑已竭,血脉已乱,精神已散”时,疾病已成,五脏六腑功能衰败,气血运行紊乱,精气神耗散,服药救治也不一定都有效,即使保住了生命,但人体的健康已经受到损害,甚至变得虚弱起来,正如《理虚元鉴》所说:“若待其已成而后治之,病虽愈,亦是不禁风浪,不耐辛苦之人矣”。

    “未雨绸缪”,无病的时候,要注重预防,才是明智之举。欲病早调,“既病防变”,不失“时机”,积极治疗,这更是理所当然。可惜却常常被人们所疏忽。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保持乐观愉悦恬静的良好情绪,改变饮食不节、起居无常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顺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客观规律,积极防御病邪的侵袭。这样,才能保证生命的质量,达到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        
  (摘自《民族医药报》2017.04.07  赵广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