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愤怒,对身体都是一次“地震”,看完你还敢生气吗?
近日,美国一项研究再次证实了“怒大伤身”。愤怒会通过四个途径损害心血管系统。
首先,愤怒会导致交感神经突然兴奋,释放肾上腺素,导致心脏血液搏出量增加,血管压力加大,诱发心律失常,对心脏造成直接损害。
其次,原本心血管受压时会分泌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起到保护作用,但愤怒会导致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分泌减少,血管容易痉挛收缩。
再次,愤怒会导致血管弹性变差,使得血管内原本稳定的斑块破裂,形成急性血栓,引发心肌梗死。
最后,愤怒会使血脂水平升高,激活血小板,促使血栓形成,同样容易引发心梗和脑卒中。
每一次愤怒,对身体来说都是一次“地震”,会瞬间对身体产生巨大影响和不可逆的损伤。不论是一次性的暴怒,还是长期生闷气,都对身体不好。除了心血管一次次默默接受考验外,愤怒还会引起脑卒中、肝脏疼痛、消化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乳腺增生、皮肤变差、免疫力下降。
没人能做到完全不生气,但要尽量减少频繁生气,这样心血管乃至全身健康才有保障。
写下来,撕掉伤心情绪
当陷入愤怒时,可以先问问自己“目前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怎样才能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让大脑趋于理性,不再让愤怒情绪控制自己。同时,可以把生气的事写在纸上,然后撕掉。这个动作相当于把愤怒情绪实体化,从身体里分离出来,然后处理掉它。
气头上,先冷静深呼吸
如果正在气头上,可以先来个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深呼吸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经,抑制因生气而兴奋起来的交感神经。这时候,心率、血压会逐渐下降,血管舒张慢慢恢复正常。注意力也会从“生气的事情”上转移出来一部分。按照“两秒一呼,两秒一吸”的节奏,放慢呼吸速度,增加呼吸深度,随着一呼一吸数“1、2、3、4、5”,可有助于更好地专注当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稳情绪,学些最新方法
如果经常感到愤怒或生气,并且已患有心血管相关慢性疾病,可尝试其他护心减压法。近年来,正念冥想、肌肉放松、音乐疗愈等新式减压法正在兴起。心脏病高发的老年人和性格敏感的人群以及有内分泌失调等问题的女性,生气对他们危害更大,要特别注意情绪管理。保持情绪稳定,学会释放负面情绪,避免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原文见《益寿文摘》总第3732期 佚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