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盐”是一味中药?答案出乎你的意料!
盐这一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在我国拥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在中医理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是一味具有独特药用价值的中药。
盐在我国的使用历史
早在甲骨文时期,我国就有了关于盐的记载。到了周代,盐不仅被视为生活必需品,更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医疗功能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周礼·天官冢宰》中提到“以咸养脉”,这是人们对盐医疗功用的较早认识。至今,盐仍有“五味之首”“百味之首”的称号,现代医学也十分认可盐对人体新陈代谢的价值。
盐的重要作用
在中医经典著作中,盐被赋予了多种药用功效。《神农本草经》将盐列为“中品”,认为其性味“咸、寒,入胃、肾、大小肠经”,具有清火凉血、解毒之功,还有补肾、引火下行、润燥祛风、清热渗湿之效。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大青盐”被收录,并记载其性味咸寒,归心、肾、膀胱经,有清热、凉血、明目的功效,可用于“吐血,尿血”等。
盐水泡脚助睡眠
平日热水泡脚时,适当加把盐,有助于补肾、安眠。这是因为盐味咸、入肾经,通过泡脚亦可发挥一定作用。热盐水泡脚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
炒盐热敷止疼痛
对于因受寒或血瘀引起的痛经或其他部位的疼痛,可用粗盐炒后热敷,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散寒止痛、活血化瘀作用。将大粒粗盐放入干净的锅中炒热,装入棉布袋中,热敷在疼痛部位。注意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容易烫伤皮肤。
(原文见《益寿文摘》总第3726期 张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