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全身疼痛,很难描述具体位置,原因竟然是它!很多老年人都有
在大众印象中,骨质疏松常与骨折、“缩个儿”等情况联系起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病还会引发各种痛。近日,《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发布,特别指出应重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识别与管理。因为早在身高明显变矮前,全身上下可能已开始疼痛“预警”了。
半夜痛
骨质疏松常伴发骨骼系统畸形,可引发全身疼痛,通常骨量丢失12%以上就会出现骨痛,且骨量丢失越快或骨量越低,骨痛程度越重。这种痛常发生于后半夜或凌晨,但很难描述具体位置,建议进行骨密度相关检查。
腰背痛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结构会发生明显病变,比如骨基质减少、骨小梁稀疏,即使是轻微外力也可能引发损伤,尤其是负重较大的腰背部、活动较多的肩颈部,是经常出现疼痛的部位,且在活动时加重。
翻身痛
骨质疏松后,骨骼形状也会有细微改变,周围肌肉难免受牵连,引发疼痛。这种痛多与体位相关,比如翻身、起坐时痛或某种体位下的静息痛。
急性痛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时,相应部位会出现急性重度疼痛,比如胸腰段椎体出现压缩性骨折,可引发胸腰骶部或臀部疼痛,在翻身时加重,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就医。中老年人群出现上述任意一种疼痛,最好及时就诊,查看是否为骨质疏松。
(原文见《益寿文摘》总第3698期 李熙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