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肌肉萎缩的运动处方

   什么是肌肉萎缩?

    顾名思义,肌肉萎缩是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横纹肌营养障碍。多好发于长期缺乏锻炼和过度运动的人,或由一些遗传性疾病等其它因素引起。

    肌肉萎缩大多在受伤后或术后发生,休息制动一段时间后,患者就会发现,腿变细了,没有力量了,甚至可能站不起来,无法正常行走。这就是运动损伤和术后经常遇到的废用性肌肉萎缩。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也比较熟悉,就是瘫痪病人通常患侧肢体也比健侧细。这是由于长期卧床,导致肌肉无法收缩,也是属于废用性肌肉萎缩。

    警惕隐性肌萎缩

    肌肉萎缩确实多见于老年人、心衰等慢病患者或长期卧床的人群,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同样不能忽视。有研究显示,对于缺乏锻炼且肥胖的年轻人来说,同样也会出现肌萎缩,只不过这种肌萎缩隐藏在脂肪层下,不容易被发现,所以也被称为隐性肌萎缩。另外,还有一部分年轻肥胖人群,期望通过节食减肥,导致营养素摄入不够,时间久了也会出现肌肉萎缩。

    预防肌肉萎缩的运动处方

    1.主动运动训练:只要患者肌力大于等于1级,便可开始主动运动训练。对于骨折等因素必须制动的患者,早期可对制动附近处关节做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其余关节进行主动活动。待制动因素解除后,便可进行全范围的关节活动并逐步过渡到抗阻运动(例如拉弹力带、举哑铃等)。

    2.抗阻训练:是增加肌力的关键,并且肌肉萎缩患者的锻炼应掌握合适的运动休息间隔,常见训练如下:

   (1)针对上肢肌群的常见训练动作(哑铃负重),如屈肘、上肢平举等。

   (2)针对下肢肌群的常见训练动作(弹力带增阻),如仰卧屈髋、坐位内收大腿、坐位外展大腿、坐位伸膝、坐位屈膝等。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1.运动频率不能低。建议隔天或每天做一次有氧运动,间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72小时。运动有累积效益,超过72小时不运动,之前运动产生的健康效益就会大打折扣。抗阻运动每周2~3次,隔天进行。

    2.运动时长要适度。运动30分钟,脂肪就开始消耗了。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60分钟以内,每周累计200分钟以上,就能很好地消耗脂肪。关节好的人每次可以运动超过1小时,否则应避免长时间运动对关节造成损伤。

    3.中等强度最耗脂。要想减脂增肌,并不是运动越剧烈越好。运动强度达到中等时,长时间运动身体主要通过脂肪来供给能量,最有利于减脂。而高强度运动时,碳水化合物供应能量的比例更大,脂肪消耗量不如中等强度运动。没时间运动、心肺功能好的年轻人,也可以选择间歇高强度运动。

    4.老年人运动融入日常。老年人不一定要像年轻人那样专门到健身房运动,可通过购物、做饭、打扫卫生、休闲活动等,以及有意识地抗阻训练,来达到健身效果。有能力的老年人还可以坚持做俯卧撑、平板支撑、深蹲等运动,加强核心力量和四肢肌肉力量,同时要保证规律运动、持之以恒。

   (原文见《益寿文摘》总第3557期 陈新宇/文)